提示:签定装修合同,一定要稳重。
遭受:计算9万,结算变成16万!
据了解,郑女士是市区某练习组织的法人。今年年初,郑女士租下了市区西大街某大楼的其间两层准备装修。
郑女士说,自己正本准备多选几家装修公司进行“货比三家”,可女婿张某告诉自己,他早年的一个学生袁某正在做装修,希望自己能“照料”一下学生袁某的生意。
想到袁某是女婿的学生,而且袁某给出的计算9万还算合理。郑女士便非常放心的与其装修公司签定了装修合同。
装修进程还算顺利,装修很快就完成了。
到了结算尾款的时分,郑女士大吃一惊!袁某拿来的结算单子上算出的报价竟然高达16万!比三个月前签合同的计算多了快到一倍。
算不清的囫囵账 安一个灯泡三十元
结算一瞬间翻了近一倍,郑女士没有立马结清账款,而是约了袁某、女婿张某进行详谈。
不谈不要紧,一谈郑女士就蒙了。袁某将一项项增加项列出来,整整三页纸之多……
虽然“强电改造”、“弱电改造”、“阴角线”……这些装修名词让郑女士一头雾水,但是郑女士仍是在报价动听出了很多不合理的本地。
“他(袁某)说,工人设备一个灯要30元的设备费。而每个灯设备不逾越3分钟,共30个灯。一个半小时就算我900元的设备费,我买灯都才500多元。”
“更让我生气的是,他(袁某)运用我女婿对他的信赖,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,让我女婿在很多增加项上签了字……”
“而且有一个项目,在整面墙上设备镜子,之前口头的报价是8000多,最终的报价变成了20000多……”
郑女士觉得自己是被所谓的“熟人”给“烧”了,回绝向袁某支付余款9万元(之前预付了7万)。
“熟人”争持 一把锁锁断友谊
郑女士初步求助自己在外地搞装修的朋友,朋友告诉她,这些都是装修公司的猫腻,这归于典型的“钓鱼式”装修。
所谓的钓鱼式装修,是指在前期含糊报价或许是以低价招引客户,待开工后运用水电改造、墙面找对等不得不做的荫蔽工程强迫业主增项,恳求其支付逾越合同约好的金额,使消费者堕入装修的报价圈套。
朋友告诉她或许要找律师寻求法则上的帮忙。
郑女士这边四处寻求帮忙,而袁某这边没有收到尾款,竟然一把锁将郑女士的两层楼给锁起来。郑女士直接报了警,袁某才将锁翻开。
“这下子脸就撕破了三,豪情就没得了……”郑女士无法的说。
今后,袁某将郑女士告上了法庭,恳求郑女士支付尾款,如今案件正在审理中。
温馨提示:装修要注意!!!
业内人士就郑女士的装修遭受对他进行了咨询。张先生就装修进程中存在的“猫腻”进行了以下总结。
1、掉包计量单位
掉包计量单位是一些装修公司常用的方法。比如说定做一个鞋柜,报价单上写着“主材:8毫米玻璃搁板+1厘米钢化玻璃+镜子+辅料,单位:项,数量:1……”看似很合理,正本对于鞋柜的标准大小没有说明,就给装修公司留下了钻空子的时机。
2、丢失某些硬装修主材
装修报价单上被成心丢失某些主材,业主被这种整体报价合理的报价单招引而直爽签约,但在接下来的装修进程中业主将为装修公司这些恶意的“忘记”而不断地加钱。
3、只拉低某个单项报价
通过上网,业主知道地板、瓷砖如今的单价,但是并不一定了解地板设备、贴瓷砖的人工费用,再跟装修公司砍价中,把地板、瓷砖的报价砍下来了,却在人工费用上吃了亏。
4、施工工艺含糊不清
无论是墙面涂层施工、地板施工、下水管道施工都有各自的施工工艺恳求,假设基地漏过一道工序,装修公司能降低不少本钱,但是在将来的日子中就或许给你构成很多麻烦,墙面掉漆、卫生间渗水等疑问大都是装修施工工艺不过关致使。
提示:装修合同越细越好
为郑女士供应法则维权的杨律师提示道:首要,可以通过造访建材商场或很多几家装修公司,对于装修项目、装修水平、选材有一个初步预估,对于一些报价显着低于商场报价的装修公司一定要警惕;
其次,尽量挑选计划较大、天资较高、口碑较好的装修公司;
其他,一定要注意竭力将装修合同细化,明晰约好装修项目、装修材料品牌、等级等,避免装修公司以“增项”为名前进计算。特别是对于“装修费用”,可以在合同中提前约好,实习费用不得逾越计算的百分之多少,逾越部分由装修公司担负。总之签定合同一定要稳重。
全国服务热线:
扫一扫
关注我们